汗青 | 庚子的教难(二)

王治心
2024-12-19
来源:中国基督教史纲

庚子的教难(二)



围攻使馆的情形,据一位被围在英国使馆中的某教士,写信寄给他本国的朋友,说得很亲切。现在把他的大意,节录在下面:


0099dd40ec80444a9db010c547290f05.jpeg(英国公使馆的一角,墙上有很多弹孔,英文写着“我们不要忘记”)


记得我们被围困到如今,差不多五十天了。虽然曾经派了许多送信的人,但能到天津又回到北京的,只有三人,其余都在路上被杀,所以信息全无,外边的事情,一概没有知道。


我们在没有进入使馆之前,已经受着许多从古以来所没有的苦痛。去年冬天以来,在京城的周围,中国教友,受着拳匪的逼害;却想不到在京城里面,也这样任凭拳匪搅扰,更使我们受苦。现在被围在使馆里的,除了西国人之外,一共有二千多中国教友。离使馆九里路远的地方,有一所天主堂,俗名叫北堂,也有二千多名教友,被拳匪围困在里头,只有四十个法国、意国兵在保护,我们不能通个信,不知道现在平安不平安?但听见北面枪炮的声音,没有停止罢了!


五月二十日,那天京城里西国教士和中国教友都聚集在崇文门里的美以美会礼拜堂,那地方离开英国使馆有三里多路,只有几个美国水兵在看守门户。每天晚上看见四处有火光,知道拳匪在放火烧教堂。二十三日早晨,接到美国公使的信说:中国王大臣请各国公使在二十四小时内离开北京到天津去。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奸谋,因为这时在北京到天津的路上,拳匪像乱麻一般,我们若是出去,必定半路上给他们杀死。况且各教士都不忍扔掉中国教友,所以我们愿意在这里与他们同死。第二天早晨,派德国公使克林德带了参赞,到总理衙门(即外交部)去商量,在路上克公使被杀,参赞也受了重伤。因此困在使馆的西人,更加不敢到天津去了。我们有七十一个西国人,七百个中国教友,便一齐搬到英使馆去。因为人多,英使馆容纳不下,对河便是肃王府,幸亏有位从前在山东传道的秀牧师,同肃王府中的人认识,就派他到肃王府去商量,容中国教友避难,不幸秀牧师在路上也被拳匪放枪打死了。过了一天,总税务司赫德也带了税关上的各西国人,进英国使馆来避难。税务衙门四十年来的公文,都被烧掉了。


拳匪起初都用长枪大刀,被西国兵用快枪打走他们,他们就在上风放火,翰林院衙门在英使馆北面,也被烧掉,中间有许多世间少有的古书,都损失了。这一夜,在南面有六处起火,使馆里的男男女女,都竭力救火,幸未波及。


从五月二十四日起,拳匪日夜不断的放枪攻打。受围困的一个武官,曾经在西国打过好几回仗,他说:从来没有看见过那样凶狠的敌手。有一夜,天下大雨,雷声隆隆,拳匪趁机加紧来攻,枪声雷声,搅成一片。他们看用枪不能取胜,就排大炮进攻,我们都有点害怕,恐怕所防守的墙垣要守不住了。曾有人计算过,开花炮弹落在院子里的有二千八百颗的多,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受伤。他们在内城的城墙上,正对着公使馆北面安排了两个大炮,向下攻打,墙头都被打得破坏不堪。西国小孩子,常常在院子里,用小筐子拾弹子做玩意儿,像不知道有拳匪在外打仗似的。各国公使馆里,受损最大的,算法国、德国两处。妇女们一天到晚缝布袋,盛着泥土,做破缺的防堵。防守的各西兵,只有枪没有炮,所以渐渐有不能抵挡的样子。


恰好在某旧货铺里找着一个旧炮,在1864年用过的,如今当作废物,埋在地下。我们把它找出,但是没有炮架子,仍旧不能用。刚巧又在某公使馆里找着一个旧炮架,恰恰相配,就是缺少炮弹。有人在某公使馆找着许多未曾开花过的炮弹,大小也正适合,就拿来试试看,果然把拳匪吓得四散逃走。拳匪有四五万人,守使馆的西国兵,只有四百多人,他们竭力攻打,屡次被打退。拳匪最恨的是中国教友,要叫使馆里把中国人交出来,就可以免了攻打。西国官哪里肯把无罪的好百姓交给仇人的手里呢?


六月十七日下半天,攻打得最利害了,他们在法国公使馆放了三个地雷,把房屋轰掉大半,又伤了许多人,医院也被打毁了。为了防备炮弹,特地在空地上挖了几个窟窿,预备给妇女孩子们躲避。有一天阵亡了一位兵官,正在把他抱到树下葬埋的时候,忽然一个开花弹飞来,打在树顶上,吓得大家四散奔避。这两个月里,西国人死了六十,伤了一百四十,现在围困在府里的,一共有十七国的人。七月十八日我因病躺在床上,听见救兵已经到了天津,拳匪知道救兵快到了,更加拼命的打,院子里的弹子像雨点一样,晚上也拼命的打,拳匪头目催紧许进不许退。正在危险万分的时候,听见城外炮声,知道救兵已到,大家胆壮起来,更加用力的抵抗了。


二十一日午后,救兵打破京城,打退了拳匪,大众都同声感谢上帝,使我们能够从死里复活。


这篇报告,写得非常动人,在这里因为篇幅关系,节掉了许多,文字上也有些改变。(原文可参观《庚子教会受难记》上卷)。联军虽已入京,解了使馆之围,但在西什库一带,兵匪之围攻北堂者,仍不稍懈。皇城各要区,尚有重兵据守。联军复于二十一日节节进攻,东华门之战尤为剧烈,良久,兵匪始溃,遂破皇城。次日日本兵先到北堂,法兵继之,从此两月之被围苦守,一旦告终,莫不喜出望外,谢上帝洪恩。计北堂避难教民3400人,被困两月余,死400人;地雷炸发,毙幼孩76;护堂西兵42名,阵亡11人。京师既陷,董福祥纵兵大掠而逃,数万拳匪,与庇匪王大臣,皆鸟兽散。凡寺观与王公府第中所设拳坛,皆被焚毁。皇太后已携光绪帝逃往山西太原,后又逃到陕西西安。命庆亲王会同李鸿章与各国议和。各国要求先办罪魁。太后以纵匪仇洋之人,多系亲贵,因此为难,命李鸿章竭力分辩,而联军统帅德国瓦尔德西(Waldersee)乃说:“所索罪魁,还是附从的人,真正罪魁,为保全中国体面,还没有提出。”这明明是指着西太后说的。李鸿章密电以告,太后惧,始允分别治罪。乃于十二月发出上谕:


京师自五月以来,拳匪倡乱,开衅友邦,现经李鸿章与各国使臣在京议和,大纲草约,业已画押。退思肇祸之始,实由诸王大臣昏谬无知,嚣张跋扈,深信邪术,挟制朝廷,于剿办团匪之谕,抗不遵行,反纵信拳匪,妄行攻战,以至邪焰大张,聚数万匪徒于肘腋之下,势不可遏。复主令卤莽将卒,围攻使馆,竟至数月之久,酿成奇祸,社稷临危,陵庙震惊,地方蹂躏,生民涂炭。朕与皇太后危险情形,不堪言状,至今痛心疾首,悲愤交深。是诸王大臣等信邪纵匪,上危宗社,下祸黎元,自问当得何罪。前者两降谕旨,尚觉法轻情重,不足蔽辜,应即分别等差,加以惩处:已革庄亲王载勋,纵容拳匪,围攻使馆,擅出违约告示,又轻信匪言,枉杀多命,实属愚暴冥顽,着赐令自尽;派署左都御史葛实华前往监视。已革端王载漪,倡率诸王贝勒,轻信拳匪,妄言主战,致启衅端,罪实难辞;降调辅国公载澜,随同载勋妄出违约告示,咎亦应得,着革去爵职,惟念均属懿亲,特予加恩,均着发往新疆永远监禁,先行派员看管。已革巡抚毓贤,前在山东任内,妄信拳匪邪术,至今为之揄扬,以致诸王大臣受其煽惑,及至山西任内,复戕害教士教民多命,尤属昏谬凶残,罪魁祸首,前已遣发新疆,计行抵甘肃,着传旨即行正法;并派按察使何福堃监视行刑。前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刚毅,袒庇拳匪,酿成巨祸,并曾出违约告示,本应置之重典,惟现已病故,着追夺原官,即行革职。留任甘肃提督董福祥,统兵入卫,纪律不严,又不谙交涉,率意卤莽;虽围攻使馆,系由该革王等指使,究难辞咎;本应重惩,姑念在甘肃素著劳绩,回、汉悦服,格外从宽,着即行革职。降调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于载勋擅出违约告示,曾经阻止,虽尚可原;惟未能力争,究难辞咎,着加恩革职,定为斩监候罪名。革职留任刑部尚书赵舒翘,均着先在陕西省监禁。大学士徐桐,降调前四川总督李秉衡,均已殉难身故;惟贻人口实,均着革职,并将恤典撤消。经此次降旨以后,凡我友邦,当共谅拳匪肇祸,实由祸首激迫而成,决非朝廷本意。朕惩办祸首诸人,并无轻纵,即天下臣民,亦晓然于此案之关系重大也。


将此上谕与前述对外国宣战的上谕一为比较,见得所谓罪魁祸首,还不是端王、刚毅等人,直是那个贻祸中国的西太后!西太后又徇各国之请,出谕惩治各省戕害教士教民的地方官吏,于是道台郑文钦、都司周之德、知县白昶、文星等,均置重典。充军与革职永不叙用的,凡百余员。其他杀人凶犯,亦有为教民指控,经官判令抵偿的,为数亦不少。综计拳匪的死亡,为数实倍蓰于遇害的教民。



阅读7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