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活动
咨询我们
导航项
首页
首页
导航项
基督教会圣三一堂
每日经句
哈利路亚,基督复活了!
主果然复活了,哈利路亚!
魔方导航第一排
日课
涤心
礼典
大乐
魔方导航第二排
闻道
汗青
问道
祷祉
钟秀阁圣艺
─ 钟秀阁圣艺 ─
文章列表
晨祷 | 复活期第二主日
全能永生的上帝,祢的圣子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在七日的第一日,从死亡的幽暗中复活,以大能彰显出祢儿子的身份,如磐石击碎绝望的枷锁,为每一个信靠祂名的人,开启了通往永恒生命的门扉。在这复活大日的清晨,愿祢那无处不在、充满万有、赐生命的气息——至圣的灵,轻叩我们每一个儿女的心门。在这分别为圣的日子,怀着感恩与敬畏,步入祢的殿宇,敬拜独一的上帝。祢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的诗歌,是我们的救恩。祢的圣子,...
晨祷 | 复活周圣安息日
全能永生的上帝,祢的圣子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祂从坟墓中的复起,如晨光刺破死亡的阴影,祂的荣耀胜过太阳,胜利的回响穿越世代,彰显祢无尽的爱与大能。在这不能夺去的平安中,祢应许我们天国的永恒安息:在这复活周第七日的清晨,求祢开启我们的心扉,如花瓣迎向初光,散发赞美与崇敬的芬芳。在祢圣子复活的辉耀中,灵魂因祢威严战栗,灵性因祢怜悯谦卑,思想因祢作为惊叹。求祢藉今日的圣言,引领我们瞥见祢国度的荣美。...
搜索与二维码
搜索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最新文章
基督教事工——文字(一)
基督教事工——文字(一)更正教初入的时候,即已注重用文字来布道。马礼逊、米怜等创办印刷所于马剌甲,并且努力翻译《圣经》,梁发更撰著了许多小册和单张,即已开其先河。此后继续来华的传教士,莫不十分注重,迄今一百多年,欲加一全盘的统计,很不容易。当1867年时,有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牧师开始调查所有作品,撰成《1867年前来华传教士列传及著述》,经过四十余载,未尝加以修纂,直...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 复活期文告
亲爱的上主子民:晨曦初破,万物复苏,“哈利路亚,基督已经复活!”当这一声镌刻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信仰宣告、跨越时空的永恒赞歌,在我们耳边再次响起的时候,我们的心怎能无动于衷呢?安息日的静默,岂不是为复活颂歌而作的铺垫吗?来吧,让我们一齐口唱心和地回应那永恒的赞歌:“基督果然复活,哈利路亚!”《诗经》曰:“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经·小雅·天保》)在华夏的古典文学中,此句堪称复活之妙喻,无...
问道 | 再现基督(二)
编者按:接续上一节的内容,麦奎利在本节中深入探讨了教会通过讲道与圣事再现基督的方式。讲道和圣事作为神圣临在的媒介共同作用,它们在形式和功能上存在差异。讲道以语言传达神圣信息,主要通过概念和理解触及听众的理智。而圣事则涉及视觉和其他感官,通过仪式提供更直接、广泛的体验,使信仰更具象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历史上,过度重视某一方导致偏差。麦奎利指出,讲道和圣事的结合可避免这些偏差。两者为教会...
问道 | 再现基督(一)
编者按:麦奎利在接下来两节中讨论了教会作为基督徒信仰团体用于再现基督的意义与方式。在这一节中,他着重探讨了教会在世上“再现”基督的意义,并提出了两种理解方式:一方面,教会作为基督的代表,继续传递基督的信息和行动;另一方面,教会作为“基督的身体”或“道成肉身的延续”呈现基督的存在。这种再现关系到信仰团体的经验和启示之间的相互作用,既包括个人对神圣的直接体验,又由原始启示赋予形式。教会不仅是一个...
涤心 | 同病相怜
为什么我们不赶紧抛弃尘世的荣华,专心去寻上帝和安乐的性命呢?
涤心 | 阿利比乌斯的败兴
他如同我,每不安地自问:“我们当选择哪一种生活?”
涤心 | 戏迷阿利比乌斯
这样,你叫他知道,靠自己是不中用的,只有你是可靠的。
涤心 | 阿利比乌斯与奥古斯丁
“你责备君子,他将爱你。”
上主好我,示我周行 | 大斋期文告
亲爱的上主子民:古人云:“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诗•小雅•鹿鸣》,大致意思是:人们喜悦我,向我指示大道。古往今来,有无数的仁人志士都在寻找着各自心中理想的大道,孔子也曾感叹:“朝闻道,夕死可矣。”然而,世俗道路虽有千万,条条大道或许皆可通罗马,但却没有一条大道是寻求上帝的。诗人说:“上主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上帝的没有。他们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
汗青 | 基督教事工——布道(二)
基督教事工——布道(二)在1900年以后,便有许多合格领袖继续产生出来,在教会里担任各种不同的职务;也有女传道人员,担负向女界布道工作。这时候在每个教堂里,差不多都有中国牧师,也有许多协助布道的人,如同沿街分发宗教书籍的,领导各种聚会的,大都是中国人。这些人多半是半路出家,很少有从小信奉基督,献身为传道的。到了后来,方有许多在基督徒家庭中长大的青年,他们从小就受着家庭的宗教教育,立志做布道工...
汗青 | 基督教的事工——布道(一)
基督教事工——布道(一)这里所说的基督教事工,是专指更正教(即耶稣教)而言,因为我们对于天主教,除了前面已经略略说过以外,其他实在所知不多。关于更正教的事工,我们可以说的,大约有五部分,即布道、文字、教育、医药和社会。依次加以叙述。一、布道所谓布道事业,从广义方面说来,下列的各种事业,都是布道范围内事;但这里所说的,只是指用口舌宣传的一方面。说到这一方面,我们知道是更正教所特别注重的一件事。...
汗青 | 非基同盟与本色运动(五)
非基同盟与本色运动(五)这样,可以见得无论中西人士,一致承认中国教会必须脱离西洋色彩,就是上面所说“要消除洋教的丑号”,这便成为提倡“本色教会”的目的,而使基督教完全成为中国的基督教。在这个运动之中,附带地产生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脱离不平等条约”的关系,一个就是“收回教育权”。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候,最大的不幸,就是与不平等条约发生了关系,因此,引起一般人的误会。要消除这种误会,非使基督教脱离...
汗青 | 非基同盟与本色运动(四)
非基同盟与本色运动(四)溯自民国成立以来,对于保障信教自由,教会曾经有过相当的努力。当时有人主张规定孔教为国教,全国基督徒结合团体,并会同其他宗教,起而与争,奔走呼号,派代表赴北京请愿,并主持其事,幸而能获得信教自由的条文规定。此次的反教,显然有悖于信教自由的原则,是以那班局外的学者作此不平之鸣,使这次普遍的反教运动,渐渐地无形消灭。虽然这一次的反教仅仅是一场笔墨官司,但却给予了基督教不少刺...
问道 | 上帝子民的普遍圣职
编者按:从这一节开始,麦奎利进入到了教会圣职的讨论中。他在开篇先重点强调了基督徒的普遍圣职以及平信徒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首先,麦奎利提出,教会的圣职不仅是基督的圣职的延续,也是其必不可少的结构。这种圣职属于整个教会,所有基督徒都分享这一使命,并且每个基督徒都应承担与基督一致的服务和责任。其次,尽管教会长期以来有专业圣职的传统,但信徒的普遍圣职始终是基本且重要的。现代的崇拜运动进一步强化了这一...
问道 | 专门圣职:执事、长老、主教(一)
编者按:接下来的几节,麦奎利对教会中的不同圣职做出了细致的阐释。在这一节中,他总论了专门圣职的重要性、任命方式以及其存在论的意义。首先,麦奎利认为,专门圣职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虽然所有基督徒共享普遍圣职,但教会仍需要专门受职的圣职人员来维护信仰的纯正和教会的秩序。其次,圣职的任命方式在不同教会中有所差异。多数传统教会认为圣职只能由已有圣职的人授予,强调其神圣性和独立性。而在某些新教团体中,圣职...
问道 | 专门圣职:执事、长老、主教(二)
编者按:接续上一节的内容,麦奎利在这一节中进一步探讨了专门圣职的内在呼召与外在按立。首先,关于专门圣职的内在呼召,麦奎利强调专门圣职是对普遍圣职的补充,而不是与之对立。所有基督徒都分享着普遍圣职,但专门圣职则是一种更为充分的圣职。专门圣职人员不仅履行普遍圣职,还肩负布道和执行圣事的责任。这种圣职的充分性源于上帝的召唤,正如《旧约》和《新约》中的先知和使徒们,他们的圣职是来自上帝的直接召唤,而...
问道 | 专门圣职:执事、长老、主教(三)
编者按:接续上一节的内容,麦奎利继续为教会的专门圣职做出概述。首先,他谈到专门圣职不仅仅是不同职能的划分,更是圣职品级的区别,其中一些品级具有更大的权威。然而,真正的基督教权威并非世俗的权力,而是一种基督所赋予的责任,圣职人员应以谦卑的态度履行这种受赐的职责,而非以此作为骄傲的资本。其次,他指出圣职不仅有多种职能,还存在着品级的划分。这些品级自《新约》时代以来一直存在。尽管当代学者对早期教会...
问道 | 专门圣职:执事、长老、主教(四)
编者按:在这一节中,麦奎利探讨了执事在教会中的角色,并探讨其可能的发展方向。执事是圣职品级中最低的一级,他们通过祈祷与按手被授予了专门圣职,职责主要是协助使徒,特别是在照顾人们的需要和分配救济品方面。然而,圣司提反的事迹表明,执事的职责不仅限于行政性职能,还可能包括传道等属灵事务。在许多教派中,执事被视为通往教牧的一种过渡性职务,或仅赋予其某些世俗的职责。然而,麦奎利认为,执事职位可以被重新...
问道 | 专门圣职:执事、长老、主教(五)
编者按:接续上一节的内容,麦奎利在这节中探讨了基督教长老职务的历史背景、职责和神学意义。长老职位在教会中通常被视为最核心的圣职,他们负责宣道与施行圣事。这两个职务被视为长老职务的两极。新教传统往往强调宣道,这种观点强调圣职人员的高素质,要求他们接受严格的训练,并在神学、《圣经》和文化方面具备丰富的知识。然而,麦奎利认为这种强调宣道的观点也有其局限性,可能导致过分依赖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而忽视职...
问道 | 圣职的集体性
编者按:麦奎利在这一节中深入探讨了圣职的集体性及其在教会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集体性不仅仅适用于教宗制或主教间的合作,而是一个更广泛的原则,涵盖了所有圣职人员以及信徒之间的共有责任与关切。这个原则强调了圣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防止了个人主义和虚假的平等主义。麦奎利提出集体性原则对教会生活产生影响的三个重要领域。首先,在教会管理方面,教会既非民主机构,也非专制机构。其次,在礼仪方面,崇拜是一种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