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青 | 非基同盟与本色运动(四)

王治心
2025-03-06
来源:中国基督教史纲

非基同盟与本色运动(四)


溯自民国成立以来,对于保障信教自由,教会曾经有过相当的努力。当时有人主张规定孔教为国教,全国基督徒结合团体,并会同其他宗教,起而与争,奔走呼号,派代表赴北京请愿,并主持其事,幸而能获得信教自由的条文规定。此次的反教,显然有悖于信教自由的原则,是以那班局外的学者作此不平之鸣,使这次普遍的反教运动,渐渐地无形消灭。虽然这一次的反教仅仅是一场笔墨官司,但却给予了基督教不少刺激:能使一般基督徒在精神上、在思想上自己加一番检讨,觉悟到自身确有其不可或讳的弱点。同时,觉得要消除外界的误会,使基督教从不平等条约的关系中解放出来,惟有使中国教会脱离西洋化而为中国化。于是有中国“本色教会”的运动。


何谓“本色教会”?解释的人很多,简单地说,就是一个自理自养自传的中国化教会。这个运动,是从“基督教协进会”提倡起来的。诚静怡氏曾经说:


当今举国皆闻的“本色教会”四字,也是“协进会”所提倡。一方面求使中国信徒担负责任,一方面发扬东方固有的文明,使基督教消除洋教的丑号。(见《真光杂志》二十五周纪念特刊《协进会对于教会之贡献》)


在这短短的几句语里,很明白地指出“本色教会”的任务与目的。任务有两种:一使中国信徒自负责任。这责任就是自理自养自传,在经济上、行政上、工作上,都是以中国信徒为主体,西国教士可以退处于辅佐地位。虽不免有少数西人怀疑到是一种排外的举动,但是大多数贤明的西教士都十分同情,协助这运动的进行。因为中国教会真正能达到自理自养自传,可以减轻了西教士的负担,所以在很早就有人在提倡,像俞国桢氏所创立的“中国自立会”(自立会有两种,一称中国耶稣教自立会,一称中华基督教自立会,成立有六百余处,散布在河北、河南、湖北、四川、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广东等省)与胡素贞女士所发起的“国内布道会”,皆其一例。另一任务是发扬东方固有的文明。那就是要使教会与中国文化结婚,洗刷去西洋色彩。这在当时便有人主张改变礼拜仪式,采取一点佛教的方法,在礼拜时燃点香烛,跪诵经文祷文等等。上海在宝兴路曾有过这样一种试验,在南京艾香德氏所组织的“景风山”,完全变成了佛化基督教。同时,也有从诗歌方面入手,特著了许多中国歌调的赞美诗,一方面也修改固有的赞美诗,使诗歌中国化起来。但是这种形式上的改变,不独不足以适合本色教会的原意,却反而觉得愈加纷歧;所以有人主张从思想方面来研究,一方面研究中国文化是什么,一方面研究基督思想如何与它调和。基督教学者曾发表了许多意见,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一类的文章,在教会杂志上层见叠出。吴雷川氏曾著成了一专书—《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他如徐宝谦、赵紫宸、谢扶雅等都著作过这类的文字,这些大概是从建设方面着想的。另外有从破坏方面着想的,像聂云台主张“基督教儒教化”,张纯一主张“基督教佛教化”,他们的言论,虽然离开了根本的立场,几乎站在反对的地位,但是他们不满意于基督教的西洋色彩,是相同的。我们看一看“基督教全国大会”里所发表的《教会的宣言》第二段,举出九条关于“本色教会”的意见,其间第三第六第七条说:


034d27ccae313b777b_b.jpg


三,我们对于西来的古传、仪式、组织,倘若不事批评,专做大体的抄袭、卑鄙的摹仿,实在是不利于“中华基督教”永久实在的建设,这是我们教会同胞的公意。


六,所以我们请求国内耶稣基督的门徒,通力合作。用有系统的捐输,达到自养的目的。由果决的实习,不怕试验,不惧失败,而达到自治的正鹄。更由充分的宗教教育、领袖的栽培,及挚切的个人传道,而达到自传的目的。


七,我们宣告时期已到,吾中华信徒,应用谨慎的研究,放胆的试验,自己删定教会的礼节和仪式、教会的组织和系统,以及教会布道及推广的方法。务求一切都能辅导现在的教会,成为中国本色的教会。


这确可代表一般中国基督教徒要说的话,西国人也有很多是同意的,欧德模氏发表过这样几句话,也可以代表一般西国人的意见:


中国教会本色的问题,是“协进会”的必需。……比如尝有苏格兰的友人警告我说,我应当时刻小心,不要过于推重美国人的思想,或是习染美国人的方法。因为这种美国色彩的东西,决不合苏格兰的民情。同时,我也看得出来,若是一种办事的方法,过于带英国的色彩,又不是美国人的利益,同时欧陆各国的友人,也要发生一样的感觉。……到什么时候基督教才有真确的本色的发扬呢?就是什么时候基督教的运动,是本国人亲手来主持他,管理他,必要他们自身去取决行止,那就是那一国的基督教自由发展了……若是基督教必需按着本国的国情自由发展,那个问题的答复,不只是由中国人自行决断,乃是中国人要自身去发生一个自动的问题……中国人到底是否要自动的担负完全责任?依鄙人看来一,种带西洋色彩的责任,中国人还未必愿意去负担他。(上皆见全国大会纪录)



阅读3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