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麦奎利在接下来两节中讨论了教会作为基督徒信仰团体用于再现基督的意义与方式。在这一节中,他着重探讨了教会在世上“再现”基督的意义,并提出了两种理解方式:一方面,教会作为基督的代表,继续传递基督的信息和行动;另一方面,教会作为“基督的身体”或“道成肉身的延续”呈现基督的存在。这种再现关系到信仰团体的经验和启示之间的相互作用,既包括个人对神圣的直接体验,又由原始启示赋予形式。教会不仅是一个神圣团体,还以社会结构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经典、圣事、信经和圣职来维持其四项基本特征。讲道与圣事是教会再现基督的具体工具,使启示在当前信仰团体中得到延续,在下一节中,麦奎利会着重针对这两项工具进行讨论。
教会是基督徒信仰的团体。于是它就在世界中再现了基督,这种再现可以从两种意义上来理解,虽然再现的两方面是密切相关的。
一方面,教会替代性地再现了基督。我们在保罗的比喻中已经看到,教会是基督在世界上的“使者”。它以基督的名义继续宣讲他的信息,继续做他的工作。它在自己的圣职中,首先在属于它所有成员的普遍的复和的圣职中,然后在一些成员正当受任的专门圣职中再现了基督。
另一方面,教会在使基督呈现于世上这个意义上再现了基督。它是通过作为基督的身体,或者“道成肉身的延续”做到这一点的。我们已经看到这后一个用语使用时需要审慎,但它还是正确地指明了基督在圣灵之尘世的有形的团契(即教会)中,继续不断的活生生的临在。
一、启示与经验
承认教会是在世间再现基督的信仰团体,我们的注意力就再次被引向了在好几处都遇到过的一个现象。在本书一开头我们就遇到了这个现象,那时我们注意到,在神学的构成因素, 必须既考虑到信仰团体目前的经验,又考虑到团体据以建立的原始启示。我们看到,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一方面,除非我们自己对神圣者有某种目前的直接经验,否则我们几乎不可能相信原始的启示;另一方面,团体的目前经验又由原始启示所制约并赋予形式。
在这里,“原初的”(primordial)一词,不仅意味着“初始的”(original)而且意味着“有原创力的”(originative),因为各个伟大的信仰团体所据以建立的启示,都已证明自己有能力在团体以后的经验中进行这种更新而继续富有成果。当我们考虑基督的工作,并不得不探究从一种观点看来是在世界史中发生了很久的事件,如何还可以看作一个目前的拯救事件时我们又惊奇地遇到了这同一个现象。现在,我们考虑教会如何再现基督时,又不得不回到有关启示事件中过去与现在的相关性的这个现象上来了。
我们已经认识到,教会本身是一个两面的现象。作为信仰团体,它奠基于世间的神圣行动,即奠基于恩典和启示。但它的这些财宝是藏在陶器里,因为这个信仰团体是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更确切些说,是作为一个必然有具体结构以维护其统一并保卫其生活的联合体而出现在世上的。我们已经大略看过了经典、圣事、信经和圣职的种种基本结构,相应于并且保护着统一性、神圣性、大公性和使徒性四个基本特征。我们已较为详尽地讨论了其中一个结构,即圣职,它给了基督教团体一种独特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就信经是基督教信仰的概要陈述而言,我们对之也不需多说了,因为本书整部是阐明这一信仰的。然而,现在该来进一步考虑讲道与圣事了,因为它们是教会再现基督或将原始启示带入团体的目前经验时所采用的具体工具。
二、宗教的形式
尽管关于这个题目说了这么多之后,这么做可能会令人厌烦,我们还是必须再次肯定,在此不存在任何操纵神圣临在的问题。这种操纵属于魔法,而不属于宗教。但是,宗教确实需要神圣临在据以被人所认识的确定的形式,这些形式是从宗教自身的历史和象征方法中成长起来的。
由于人具有一定的有形状态,所以,说宗教需要那些形式,就是说人需要那些形式。在教会里采用这些确定形式,绝不是贬低神性的主动性。虽然我们的确在谈论着教会在讲道与圣事中再现基督,这却只能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即基督通过讲道与圣事自身呈现于他的教会中。
基督教信仰团体即教会,本身就首先是由上帝的超越行动,就是说,由表达的存在在耶稣基督的具体存在中的自我表现所造成的。我们坚持认为,这道成肉身应当从存在的恩典来理解,而不能理解成存在物“自然的”进化。关于奠基于并发源于道成肉身的教会的出现是这样,关于使教会再次意识到神圣的呈现从而更新自身存在的随后的行动也是这样。
这些行动有一种确定的、尘世的形式(人类的说话或人类的圣事行动),但它们仍然是神圣行动的工具,这行动像在建立教会的事件中那样,自由地走向人类。讲道与圣事也有一种两面性,这种两面性贯穿于本书考虑过的很多信仰现象之中:教会本身、基督之死、基督的位格、奇迹和神意。从一种观点看来,这些都是世上的现象,可是从深处来看,它们却成了存在使自身通过具体存在物并在其中呈现并表现,通过允准这种显现而施予恩典与完整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