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 | 崇拜与实存(一)

约翰·麦奎利(John Macquarrie)
2025-07-10
来源:《基督教神学原理》

编者按:在这一节中,麦奎利探讨了宗教崇拜的本质与意义,从神学和实存的角度梳理了崇拜的起源、动机以及其中人类的贡献。麦奎利首先指出,尽管现代社会中崇拜的需求受到质疑,但崇拜并非人类自发的行为,而是对上帝主动性的回应。真正的崇拜超越了巫术与神话,是上帝引发人类心灵共鸣的行动,其主动权始终在上帝的一边。麦奎利进一步分析了崇拜的基本动机,强调崇拜是自由的实存者对上帝恩典的自由回应。这一回应不仅表达了感恩与赞美,也体现了谦卑的自省与忏悔,具有深刻的神学意义。此外,崇拜中的人类贡献被视为对上帝最全面的回应。然而,麦奎利也警示了崇拜可能堕落为偶像崇拜的危险,提醒人们始终关注神圣主动性,以免崇拜成为人类自我成就的工具。

横线.jpg


每一种宗教都有自己的崇拜或礼拜,这的确构成了宗教最明显的外部表达形式。崇拜的特征及其重要性,随着宗教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崇拜可以是很简单的,也可以是很复杂的;可以是经常的,也可以是不经常的,参加崇拜可以是特定宗教的信徒们的义务,他们也可能只是偶尔地参加崇拜。


一、对于崇拜的迷思

在现代世界上,崇拜的需要成了问题。甚至那些强烈拥护基督教信仰的人有时也对崇拜的适宜性和价值发出了疑问,我们已经有理由注意到,在那些赞成“非宗教的”基督信仰以及把这解释成消除传统崇拜的表达信仰方式的人当中,这种态度有种种极端的发展。我们已说明对这些极端论点的反对意见,并且表明它们如何失之于未曾考虑到历史中人类实存的实际有形条件。然而我们也承认了,在有为崇拜而抬高崇拜的危险的地方,这些抗议是含有真理的成分的。


现在必须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努力制订出一种崇拜神学,它将保留宗教的崇拜方面有价值的东西,的确不仅仅是有价值的,而且是我们实存的事实性环境必然要求的东西,而在同时,我们力求避免被“非宗教的”基督教拥护者们正当地抗议过的那些错误。


Screen-Shot-2020-10-15-at-3.10.25-PM-1019x0-c-default.jpg


乍一看来,崇拜似乎是人自己所做的事;当然,相信这是事实,正是那些仍想保留信仰的人怀疑崇拜的一个原因。他们视之为某种巫术的残余,也许是用隐秘手段操纵世界或为崇拜者谋利的一种企图。不必否认,对崇拜与祈祷的这种误解,在参加崇拜祈祷的人当中仍然十分普遍,而且应当受到严厉的批评。


然而,我们已经指出,在巫术与宗教之间有非常清楚的界限,在涉及崇拜的问题时,这个界限又提出来了。即使崇拜看来常常纯然是人的行为,即使许多人参加崇拜时,事实上抱着尚未摆脱巫术的和神话的推测这样一种心理,真正的崇拜或者“用心灵和诚实”的崇拜,正像所有“真正的”宗教和“真正的”信仰一样,是一个上帝在其中走向人类的事件,主动性在上帝的一边。


二、崇拜的基本动机

布伦金(H. Blenkin)说得好:“上帝绝不是人崇拜的客体;他永远是主体——就是说是他在人的心中引起了与他合一的愿望。”这位作者接下去马上提到了圣灵,而我们已经看到,圣灵就是统一的存在,因此,崇拜(至少是“用心灵和诚实”的这种崇拜)的源泉与根源不是别的,正是存在的统一行动。


对于崇拜的基本动机,再没有比《公祷书》表达得更好的了,它说,我们“汇拢来聚会,是要为我们从他手中得到的巨大益处致谢,要献上最高贵的赞美,要聆听他最神圣的道,要求得到我们的身体和灵魂所需的必要的那些东西”。不应该忘记这些意图是与教牧邀请“谦卑地在上帝面前认罪”联系在一起的。


item-350High.jpg


正如这些古典的词句所表达的,崇拜的性质显然是对先靠近我们并对我们说话的上帝的一种回应。但这是在人格的层次上的回应,因为我们是自由的实存者。崇拜不是一种强求于我们的效忠,而是我们对于上帝施予我们并在我们之中的作为自由地作出的回应。这样,我们便在崇拜当中,发现了在启示、信仰以及其他很多我们考虑过的主题当中看到过的那种关系;确实有神圣的主动性,但只有在人类实存者自由合作的回应中,它才能完成和实现。


三、人类在崇拜中的奉献

记住了这一点,我们便可以回头来看这个论点,即崇拜中有人类的贡献了。在较复杂的崇拜中,这种贡献是很引人注目的。房屋、家具、音乐、仪式、灯光、薰香,人类技巧与人类经验的全部领域似乎被带进了崇拜行动。这种贡献的广度和丰富性,就是承认人对上帝的回应必须是一种全面的回应,必须扩及实存的全部领域。当我们考虑圣事如何影响到理性也影响到感觉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十分重要了。


然而,在崇拜中人类贡献的丰富本身也有其危险。崇拜本身可能渐渐地被抬高了,成为一种美学上的享受。更糟的是,它也许会堕落为一种偶像崇拜。我们已看到,偶像崇拜是基本的罪,它的诱惑从来都近在咫尺。一旦崇拜不再是对神圣主动性的一种回应,而成了人类成就和自私欲求的反映,那它就变为偶像崇拜了。人们必须抗议的,正是这么一种崇拜,因为它的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虚伪的崇拜,对于沉入其中的人的实存来说,只能起扭曲的作用。


holy-sepulchre-dome-1215302.jpg


然而,只要没有侵犯神圣的主动性,没有企图抑制作为这主动性的一个永存方面的审判的特点,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准许崇拜中的人类贡献尽可能地丰富一些。肯定,在崇拜中要“简朴”的清教主义的要求,绝不是反偶像崇拜的卫士,它本身更经常地倒是一种微妙的偶像崇拜和自以为义。人把他的最高成就带到崇拜中来是对的,后面我们会看到这在基督教崇拜中的特定理由。


在所有的宗教中,从最早的时代起,崇拜与艺术一直是紧密的同盟。建筑、绘画、雕塑、音乐、诗歌,这些一直是与崇拜紧紧相联的,不是靠着僭越崇拜作为对上帝的回应的职能,而是辅助这项职能,自身也从崇拜的意义获得活力,取得灵感。在此我们只关心崇拜的神学。对这个主题作全面研究,将会步入美学、心理学以及这些形式的历史等领域去了。


然而,这种研究必须常常回到其神学基础上来,因为崇拜毕竟是对于上帝的接近与行动的回应。如果牢牢记住了关于崇拜的这个基本点,即首先是上帝走向我们,而我们则对他作出回应,那么,我们就得欢迎人类艺术与技能能为崇拜作出的最充分最丰富的贡献,我们在这贡献中看见了上帝要求的完全回应的迹象。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2025)0000045


阅读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