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事工——医药(一)
中国在医学上,本有很悠久的历史与高深的哲理,不过是立足于形而上方面的,乃致以虚实邪正、阴阳五行为辨别病源的根据,陷入于抽象玄想之境。然而在大体上不是没有优越的地方,不过不能掩盖它的许多缺点。从西洋新医术传进中国以后,这种医术便发生了问题。推原介绍西洋新医术的功臣,不能不说是基督教。唐朝以来,已经有景教僧侣以西洋医术为中国人治病的故事;天主教中一般女修士,又往往具普通的医药知识,任“孤儿院”中的看护工作。更正教特别重视这种工作,认为是推行基督教布道事业的良好辅助,所以在百余年前“博济医院”的宪章中,已有这种明文的规定。直到现在,还是保持着原有的意旨,看医药事业与宣教工作一样重要。当马礼逊来华以后,便有伯驾医士、合信医士继续来华,伯驾在1834年奉美国公理会的派遣,先在新加坡设立医院,后乃移至广州,成立中国最初的医院,就是“博济医院”。1847年英国伦敦会打发一个夏吐哔医生到香港,在下环湾仔山上建立医院;次年又有合信医士到了广州,在金利埠设立“惠爱医馆”;这都是中国最早设立的教会医院,他们的目的,不但要减少人身体上的痛苦,更是要拯救人的灵魂。所以大多数的医生,在没有到中国来的以前,都曾受过神学的训练。他们的责任,是要向病人宣传福音,使大多数就医的病人在离开医院的时候,得着一种宗教上的影响。对于一般贫穷的病人,不受医资,不收药费,使他们感觉到教会医院完全是一种慈善事业,对于宗教方面发生了兴趣。所以医院中在宗教方面的设施非常的注重,一般看护士及职员,大都施以宗教上的训练,特别在每个医院之中,有专聘的传道人员或牧师,担任向病人讲道及分发布道传单等工作。因此,感动了无数就医的病人,受洗而为基督信徒。教会当局鉴于这种工作的成效,加倍努力以求其发展。从1856年以后,便有很稳定的进步。1874年有10个医师,到1881年便增加到19个;1876年有16个医院,24个药房,41281个病人,到1889年便有61个医院,44个药房,348439个病人。十余年间,进步有这样的快。当时在每个比较大一点的传教机关里,至少有一个医生。一般无知的愚民,便造出许多离奇的谣言,说教会里剜病人的心、摘病人的眼去制药、去做电报。这种无中生有的谣言,现在看来果然不值一笑,而当时却引起绝大的纠纷,大多数的闹教风潮,大都以谣言为号召群众的根据。后来民智渐开,这种误会便渐渐地消灭了。
(博济医院旧照)
新医术在中国的发祥地,要算广东。当《南京条约》尚未订立之前,在广东已经有一个“中华医务传道会”;后来中英战事爆发,大多数西教士都因此回国,这个“医药会”也感到很多的不便,但却仍旧在艰难中继续维持下去,集中力量于广州的“博济医院”。这个医院曾由美国北长老会嘉约翰(J.G.Kerr)医生主持,历40年之久,就医的人数有百万之多。又训练了许多中国人做医药事业,并编辑了许多关于医药卫生的书籍。他在1872年动议成立“疯人院”,到1892年方在广州芳村建筑了一所房子,1898年落成。这是中国唯一的“疯癫医院”,开办以来,留医人数前后不下三四千人。甫及三年,嘉医生即因病去世,由恂嘉理医生继任其职。求医人数日渐增多,三分之二是由官厅送来的;病者的种类不一,男女老幼,贫贱富贵,无所不有。因为住院人数之多,不得不谋扩充,本来仅占18亩地基,房屋3座,可容100病人,后便添置基地9亩,增筑楼房3座,平房9座,有旷地可资游行运动,有工艺、娱乐种种场所,设备愈见完备,常有500人住院。内附设礼拜堂,每日举行礼拜讲道,病人及工役等因此信教者颇多。
其次,我们可以特别提到的,就是北平“协和医院”的经过。这个医院开始于1861年,从伦敦会雒魏林(Lockhart)医生创设一个“施医院”起头的,地址在英使馆的旁边。开办之初,远近来医的踵迹相接,乃于1863年添聘德贞医生来院襄助。次年,雒医生回国,由德医生主持院务,迁院址于米市大街,另建房屋,并收学生数十人,翻译《全体通考》、《西药大全》等书。1895年魏女医生于附近设立“妇孺医院”。嗣因庚子之变,全院俱毁于兵燹;至1901年权赁铺房,依旧开诊,由科龄医士接办,逐渐整理,悉复旧观。1903年更于院侧设大药房一所。1905年“协和医学校”成立,录取学生45名,成为中国唯一的最高医学校,后乃得美国洛克斐勒津贴,院务大加扩充。据1914年报告,初次来诊的有20900余人,复诊的有43500余人,住院男924人,女282人,至今犹为中国最大的医院。
(协和医院旧照)
同时,在汕头有英国长老会的“高德医院”,1867年新院落成,初仅容病人50至60人,至1874年可收容784个住院病人。伦敦会有个著名的医生名叫马根济(Mackenzie),于1875年来到中国,在汉口伦敦会所设的医院中服务,后来因他的夫人身体关系,就搬到天津。在天津治愈了李鸿章夫人的重病,因而取得官方的赞美,并捐助一笔款子,建造一个医院。同时马氏也办了一个医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后来都在政界里服务。直到1888年马氏去世,官方才停止他们的津贴,而这个医院的工作,就由伦敦会接办下去。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5)00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