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青 | 基督教事工——医药(三)

2025-07-10
来源:

基督教事工——医药(三)


根据1914年的调查,旅华西医士,男的有300人,女的有135人,西看护有112人,中国医士有94人,住院养病的有127000人,门诊的有213万人,教会在华医药事业的发达,由此可见一斑。其时虽值欧战,旅华的英德医士多数回国服务,而在中国医药工作上,并不发生什么影响,因得洛氏基金委员会尽量资助,反见扩充而进步。1916年欧美返国的医学生,在上海组织了一个中华医学会。1917中华博医会中华医学会开联合会于广州,通过的议案中,有几件重要的事,即反对吗啡私运入华,主张设立公共卫生部,更主张设立中央医务部,计划全国医学校的课程与程度,使教会医学不致落人之后。当时全国医学校,共有26处,有1938个学生。在二十六校中有八校是由中国人自办的,学生则居总数之半,而教会所办的医学校,似感不及,应如何加以改进,便是这次大会所注意的一件事。


“中华医学会”成立虽不甚久,会员人数日增,类皆毕业于东西各国的医学士,乃能不分派别,谋医药前途的发展。“中华博医会”之先驱为开始于《南京条约》以前的“中华医务传道会”,为西医士所组织。至此,中西两医学会,乃联合青年会办理公共卫生事业,如预防传染、禁止鸦片吗啡、提倡清洁等等运动,都是由医学界在中间主动的事。有医学士毕德门氏,周游通都大邑,开会展览,登坛演讲,计各处听讲人数不下十数万人。


1921年又开联合大会于北平“协和医校”内,到会会员有500人,其间有80余中国人,以教会医士占最多数,其余则为地方代表与东西各国代表,不啻是一个“万国医学大会”。讨论许多医学上的推进问题,特别注重学术上的演讲,演讲题目有180件之多。并改选两医学会职员,龚孙(C.L.Johnson)为博医会会长,俞凤宾为中华医学会会长。


当革命军北伐与非教风潮的时候,教会医院遭遇着不少困难,1926年竟有若干医院受地方政府与党部的干涉,有勒闭、强占、劫掠、捣毁等出人意外的事,尤以河南、福州、上海、长沙、杭州等处受损失最大。医院本是无偏无党的机关,凡需求医药上服务的,无论属于何方,都有不能推卸的责任,决无借故加罪的理由,所以此种对医院所施的压迫,足以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惊异。不过这种施行暴举的人,大都是外来的军队,与一般仇教分子在内策动,并不是当地人士;因为当地人士对于医院多数表示好感,予以相当的同情与维护。当时的医院情形:


图片1.png


在这表里,河南、云南等处尚未列入,可见当时医院所受打击之大了。除了被军队强占与被迫闭歇的以外,有些医院,因负责人他往,由一般职员暂维现状,也有一小部分医院,把事业移交到华人手里。不过这种现象却是暂时的,不到二年,逐渐恢复。各地官厅的态度也多改善,尤其是中央政府本不赞成这种行为,所以对济南当局封闭“齐鲁大学医院”曾加以制止,广州医院的未遭占据,亦是为此。凡属医院,必须登记,是这次风潮以后所得结果。教会医院绝不反对登记,只因登记条例多由就地自拟,绝不一致,有些地方非常苛严,遂大感困难。


教会医院自经此次打击后,不但不因此而衰落,却反得着特殊的进展。即从前由西国人主持的医院,至是有许多变为中国人主持了;从前称为外国人的医院,至是人多称以西医了;从前华职员处于被动地位,至是则因西人离开职守,都由华人出来负责,而变成主动了。多数教会医院于此皆经改组,由华人充任院长,与由华人组织董事部;此皆在事变中所获得的成功。从此以后,基督教医药事业,便在平顺中得着相当的进展。到1932年,“中国博医会”与“中国医学会”合并而成为范围较大的“中华医学会”。据“平信徒调查团”李诺克斯(Lonox)在1932年报告中说:“华医与西医的比例,在1920年为55%,至1925年为57%,1930年为67%”;可见得中国医生的逐渐增加。“1930年,住院病人共178467人,至施诊所受诊者共3111467人”。在教会医院任职的外国医士,共275人,有相当资格的华医,至少有400人,大半由医学校最近毕业的。在各医院服务的华看护,共约有700人左右,每一个医院里,都有他们自己训练的看护士。而这些医生与看护士中,14%是基督徒。以前教会医院的经费,都仰给于外国。近年来因外国经费锐减,多数医院不能不当地筹募,中国人的捐款数量,在比例上日见增高;但大部分仍来自外国,所以几年来所讨论的移交问题,要求中国人自负经济上的全责,尚未能完全办到,不过中国国民政府对于教会医药事业,颇能予以合作,最显著的是年来在公共卫生方面的进行。在中日战事中,教会医院虽受相当的损失,常受敌机轰炸与沦陷区中的破坏,而对于筹设伤兵医院与参加前线救护工作,实曾相当地努力。可见教会医院与政府合作程度日愈增高了。兹将现有各教会所设立的医院列表如下:


图片2.png图片3.png图片4.png图片5.png


这表是根据1936年第十三期《基督教年鉴》编成的,其间没有东三省的医院在内,因为从“九一八”以后,关于东三省的基督教现状非常模糊,所以在这期《年鉴》里便没有东三省的记录。从两年以前的调查,知道在东三省本有18个医院,现在情形怎样却不得而知了。这张表里所列入的公会凡34,加以学校附设的与数公会合办的,共计有260个医院。此外尚有许多小规模的医药机关未列入,可见基督教在医药方面的努力了!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5)0000045











阅读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