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 | 上善若水——恩佑人生

Benedict Li
2022-08-11
来源:

合时仪文十三(丙年)主日经课

107:1-943;何11:1-11;西3:1-11;路12:13-21


祝文


主啊,求祢常施怜悯,洁净保护祢的教会;教会若是没有主的保佑,就不得平安;求主用祢的良善,施恩保佑和治理祢的全教会;这都是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圣子和圣父、圣灵,一同永生,一同掌权,惟一上帝,永无穷尽。阿们。


引言


本周的经课呈现着一幅美丽的图景——上善若水。特别是何西阿先知记载上帝对祂子民的反问:以法莲哪,我怎能舍弃你?以色列啊,我怎能弃绝你?我怎能使你如押玛?怎能使你如洗扁?我回心转意,我的怜爱大大发动。(何11:8)要知道以色列在当时的信仰背景,我们就不会轻看这句话的分量了。上帝将他们与所多玛(燃烧)、蛾摩拉(浸没)两个城市的人相提并论,因为他们如同押玛和洗扁,一同被灭在硫磺火湖中。即便在上帝的眼中,以色列所代表的我们都是这般悖逆顽梗,屡次背道,但上帝还是向我们大发怜爱,收回祂的怒气。这位上帝实在就是中国人眼中的上善若水


1660197574959.jpg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为: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这也许就是老子的人生哲学,但谁人可以做到善利万物而不争呢?又有谁才可以面对苦难的人生愿意像水那样安于卑下?


福音书中的财主也非常苦,他苦于没有更大的仓库容纳他地里的出产;找耶稣分家的那位儿子也非常苦,他苦于如何分得更多的家产;《何西阿书》中的以色列百姓也很苦,他们苦于给巴力烧香却不得满足,苦于追求自由却被敌人亚述奴役。而苦难的出路到底在哪里?祝文已经揭开了这个谜底:教会若是没有主的保佑,就不得平安;求主用祢的良善,施恩保佑和治理祢的全教会。耶稣基督就是那一位至善者,只有祂善利万物而不争,只有祂安于卑下,也只有祂甘愿舍掉自己成全别人,成为解释苦难的唯一途径。


一、慕恋孔方倾罪谷   12:13-21;何11:1-3


福音书的经课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小儿子要求耶稣为他分开家业;二是耶稣所打的比喻——无知财主的比喻,京委本对这段经文的小标题拟为耶稣论拜金主义的教导。这段经文的上文下理似乎都在讲不要为自己的生命忧虑,因为上帝必然看顾。上文讲我们的头发都被数算过了,而且我们的生命比许多麻雀还要贵重,上帝既然眷顾了麻雀,也必眷顾我们。下文讲不要为生命忧虑吃喝,要先求上帝的国和义,并把我们从主而来的财物分享给他人,周济他人,这样就是把钱财积攒在天上,上帝也乐意将国赐给我们。而中间也就是无知财主的比喻,似乎也与上文下理的教导是一致的,也在讲明一个事实,不要为明天忧虑,不要为钱财忧虑,要先求上帝的国和义,上帝必然把我们所需用的加给我们。


在福音书的第一部分,小儿子以命令的口吻要求耶稣为他分家产,这是否合适呢?安布罗修教导,主从天上降到人间,是为了完成上帝的旨意,因此祂断然拒绝世俗的事务,不容自己成为断案的法官或者财产的仲裁者,祂是审判活人和死人的主,是赏善罚恶的主,而非来处理俗世的财产纠纷、继承权的问题的法官。当然并非说耶稣毫不关心家庭问题、婚姻问题等俗事,乃是当人想要以必朽坏的事情来纠缠上帝的时候,必然抱愧蒙羞。上帝大道为人,不是被我们随意使唤的,祂不是我们用所谓的奉献雇来的律师或者法官,仅仅为了自己的利益服务,乃是要赐给我们永恒不朽的家业,就是属天的基业,而这不是以人间的方法获取的,乃是用上帝儿子的宝血换来的,借此使我们成为天父的后嗣,继承属天的产业。


2.jpg


然而,俩弟兄为何要分家产?岂不是因为他们对父亲产业的贪婪而制造的纷争吗?因为产业的继承权问题而诉诸于耶稣,这样的案件如今比比皆是,常言道兄弟如同手足,那本是同根生的兄弟,如今竟然相煎何太急。一切都是因为利益,在利益面前,兄弟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为了多得家产,不顾亲情,想要吞吃别人,最终沦落为浪子。这不就是慕恋孔方吗?所谓孔方也就是古人对钱币的称呼孔方兄,难怪保罗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提前6:10)贪婪不断地制造纷争和分裂,而耶稣的到来则是要以爱聚拢各样的水族,召聚分散的我们。


耶稣作为公义的上帝,非但没有因此不合理的要求而大发雷霆,反而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用无知财主的比喻教化众人。这个财主是一切土豪的代表,有着最朴实无华、最土的理想——建造更大的仓房来容纳更多的粮食和财物,典型的慕恋孔方的代表。其实,哪个人不是这样呢?财主给自己贪婪的灵魂积蓄财宝,好使灵魂可以安逸度过余生,他却不知道明天属于上帝,甚至他的生命也属于上帝,我们只能说如果上帝愿意,我们才能这样做或者那样做。无知的财主不是因为他才无知,而是因为他追求的东西都是属土的,都是必朽坏的,才是无知的。


1660197606023.jpg


他以为有钱就是富有的人,恰恰相反,在上帝的国里,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何为真正的富足?耶稣说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富足。我们若认识不到自己在生命上的匮乏,在信望爱上的贫瘠,我们就无法得到上帝的满足,我们仍然是贫穷的人。而当我们认识到自己不过是一个灵性贫瘠、缺乏信望爱的人时,我们才能分享上帝的丰富。这位财主只知道积蓄钱财,却不知道如何使用钱财,他的钱财就必长翅膀飞走,或者朽坏,但如果他把钱财和粮食奉献给上帝,为天国所用,积蓄财宝在天上,必朽坏的就会成为不朽坏的,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上帝就必然接他到永存的帐幕里去。


而贪婪最终的下场则是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保罗也说贪婪就像拜偶像一样。财主的贪婪不仅仅爱财这么简单,乃是表明信仰上我们不以上帝为满足,乃是以上帝以外的事情为满足。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倒塌在死亡谷里面,也就是倾罪谷。正如何西阿先知所说:以色列年幼的时候我爱他,就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先知越发招呼他们,他们越发走开,向诸巴力献祭,给雕刻的偶像烧香。我原教导以法莲行走,用膀臂抱着他们,他们却不知道是我医治他们。(何11:1-3)贪婪令人不再记念上帝的恩约,令人忘记应许之地的美好,反而想念埃及,恋慕迦南的偶像,最终被埃及的文明掳掠,被异教之风迷惑。


二、慈绳爱索导归途   11:4-11;诗107:1-943


然而,上帝透过先知告诉悖逆的百姓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其实整本《圣经》都在演绎着伟大的《出埃及记》,思高本将之翻译为出谷纪,用意非常明显,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倾倒在了欲望的谷底,那是贪婪的无底洞。但如今,上帝要将我们领出埃及,除去我们里面一切的埃及文明。


以法莲指北国以色列,幼年之时,上帝视为娇子,呵护提携,长大后却变成浪子,随从别神。他们先是随从埃及文明,在罪恶的苦毒中不得自由,如同所多玛、蛾摩拉那般受到欲望之火的炙烤,不能耕种、没有出产。(申29:23)之后又被亚述人蹂躏,遭遇刀剑,城墙被毁、门栓破坏,百姓惨遭杀害。这不就是世界的文明对我们的摧残吗?我们在埃及的奴役下,痛苦不堪,被一次次地割韭菜薅羊毛,被内卷精神内耗,却又被教导要忍受苦难,接受苦难的现实,做一个Q”式的人物,麻痹自己。


4.jpg


然而,上帝以慈绳爱索牵引祂的选民回归,从欲望的铁链下挣脱,获得真正自由的生命。这不是以爱之名的另一种辖制,因为这位上帝一次次藉着先知何西阿接纳淫妇、一次次挽回她的爱,甚至不惜舍弃自己男人的尊严,找回淫妇所代表的我们。这一切岂不是演绎着基督对我们爱到死的爱吗?祂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诗103:10)这才是真正的自由之路。


并且,上帝视我们为情人:以法莲哪,我怎能舍弃你?以色列啊,我怎能弃绝你?我怎能使你如押玛?怎能使你如洗扁?我回心转意,我的怜爱大大发动。我必不发猛烈的怒气,也不再毁灭以法莲,因我是上帝,并非世人;是你们中间的圣者,我必不在怒中临到你们。(何11:8-9)上帝对如此污秽的我们却大发怜爱,对我们不离不弃,甚至,因祂永远长存的慈爱,祂从各地、从东、从西、从南、从北召聚我们,这不就是十字架的圣爱吗?(诗107:1-3)所谓慈绳爱索,乃是基督以祂的十字架所成就的救恩,藉着众先知、众使徒和殉道者在圣道和圣礼的规模内,牧养我们、搀扶我们,使我们安息在溪水边、青草地,即藏身于基督的教会。


三、藏身基督新人塑   西3:1-11;诗107:7;何11:11


然而,福音书中的财主和要求分家的儿子,所思所想无不在地上必朽坏的事物中,他们经营的乃是世俗的埃及国度,是欲望的都市,他们以肚腹为神,成为贪婪的奴隶。当我们也如此地专注于世俗,我们与他们有何区别呢?保罗教导不要思念地上的事,何谓思念地上?不就是以肉体之法营造地上的国度,建造自己的巴别塔,要与上帝一比高低吗?他们或许用禁欲达到目的,成为持守律法字句的法利赛人,道貌岸然却充满肮脏,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审判别人。他们或许用纵欲达到目的,必然走向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以及恼恨、忿怒、恶毒(或作阴毒)、毁谤,并口中污秽的言语。(西3:58


1660197236681.jpg


而思念天上,也就是以信仰之法建立属天的国度。人不但是为自己而活,乃是为我们死而复活的基督而活,让祂来掌管我们,作我们的主宰。基督死里复活成为我们得救的根基,经由洗礼,旧貌换新颜,领受重生的生命;也经由洗礼,四方之人(希腊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被吸引来到教会——可居住的城邑(诗107:7;何11:11)。在圣教会内,藉着圣餐圣礼,我们与基督密契,祂在我们里面,我们在祂里面,我们里面的新人——雅各的生命不断成长,直到长成满有耶稣的身量,就可以在欲望的洪流中、埃及的奴役中居于不败之地。


四、恩佑惟微饫圣觚()   诗107:9


教会就是青草地、溪水旁,那里有生命所需的一切供应和丰富,是我们恩典和生命的泉源,那是上帝与祂子民相会的内室。在那里,我们干涸的心灵得到滋润,疲乏的人得到安息,软弱的人得到刚强。因祂使心里渴慕的人得以知足,使心里饥饿的人得饱美物。(107:9


1660197642497.jpg


这美物,就是上帝为一切灵魂饥饿的人预备的礼物——圣道与圣礼,也是上帝预备的粮食(何11:4)。地上必朽坏的永不能满足我们的心,而天上的粮食才能满足饥渴慕义的心。世间众生皆苦,看似一切都毫无意义,但在基督的恩佑惟微中,我们被圣觚即圣餐滋养,我们的苦难就与十字架的苦难连接在一起,成为基督的圣苦,我们的苦难就被圣化成为一副良药,可以医治这个苦难的世界,带给软弱的灵魂永恒的价值和意义,而这却是财主一直想要却无法凭借肉体得到的真正富足。





阅读43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