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园——信德人生
合时仪文十五(丙年)主日经课:诗80:1-2,8-18;赛5:1-7;来11:29-12:2;路12:49-56。
祝文:全能的上帝,祢已使祢的独生圣子,为我们作了赎罪祭,又为我们留下圣善生活的榜样:求主施恩,使我们常存感恩的心,来领受祂救赎大功的成果,又能每天跟随祂至圣生活的脚踪;这都是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圣子和圣父、圣灵,一同永生,一同掌权,惟一上帝,永世无尽,阿们。
引言
本主日的经课仿佛在描述一幅人与自然非常和谐的画面。这幅画面就是在美丽的夕阳下,一位农夫正在精心耕作自己的葡萄园,除草、施肥、浇水等各样的辛勤劳作,当他看到一串串的葡萄渐渐成熟,自己的脸上露出了按奈不住的丰收喜悦。顿时,他所有的劳苦和汗水有了价值和意义,甚至现在的喜悦远远超过起初的辛苦。也许这就是雅各所说的:“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得了秋雨春雨。”(雅5:7)其实,上帝也是一位农夫,祂也有自己的一块庄稼地,祂种植了农作物,也期待它们有好的收成。这快庄稼地是什么呢?我们根据本周的经课分享“葡萄园”。
本周的旧约经课其实就是《圣经》中最经典的葡萄园故事之一,它既表明了上帝与以色列之间的关系,也成为新约几乎所有葡萄园故事的蓝本。关于葡萄园,它是怎么和以色列——上帝的选民联系起来的呢?最早关于园子的记载,是伊甸园,那是神人相会的地方;而最早出现葡萄园的地方,则是在挪亚洪水以后,他作农夫来,栽了一个葡萄园。(创9:20)经过了洪水的洗礼,上帝存留的新人类就生活在这个葡萄园中,看似非常偶然的事件,但却奇妙地成为上帝选民的指向。如果说大洪水分别了世界上情欲中的人和挪亚一家八口,那么葡萄园则分别了闪、含、雅佛。
在雅各临终前给犹大的祝福中,更是提到了葡萄树和葡萄酒:“犹大把小驴拴在葡萄树上,把驴驹拴在美好的葡萄树上;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在葡萄汁中洗了袍褂。”(创49:11)直指福音书中耶稣基督的受难,也指向《启示录》中耶稣再来时,要收割地上的葡萄,祂穿着溅了血的衣服,施行审判,收割灵魂到上帝的仓中。(启14:13,19-20)
因此,在旧约葡萄园故事的背景下,选民就成为上帝所栽种的葡萄园。耶稣传道的三年半,常常以葡萄园为引经据典的蓝本,传讲天国的真理,甚至以自己为葡萄树作比喻,来教导门徒契合之道。葡萄所结的果子,常常表明我们的信仰实践,也就是我们的信德,因此,期望我们可以透过葡萄园的默想,藉着圣灵的大能过一个被上帝悦纳的信德人生。
一、瘠土岂能呈善果 赛5:1-7
上帝首先选择了一块地方,安放祂的百姓,这百姓是上帝以自己爱子所流的宝血从埃及为奴之地救赎出来的圣民团契,也就是生命共同体。(撒下7:10;代上17:9)把他们栽种到应许之地,也就是上主的圣教会,正如诗人所说:“你从埃及挪出一棵葡萄树,赶出外邦人,把这树栽上。”(诗80:8)这安息之地就是肥美的山岗,所谓肥美,原文就是油脂的意思,说明上帝“用绳量给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处”(诗16:6)。上帝给祂所爱的人预备了肥甘:他们必因祢殿里的肥甘得以饱足,祢也必叫他们喝祢乐河的水。(诗36:8)在山上,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用肥甘设摆筵席,用陈酒和满髓的肥甘,并澄清的陈酒,设摆筵席。(赛25:6)
不但如此,上帝刨挖园子,从世界中将我们召回,悖逆顽梗的心灵被祂的圣道夺回,心田被完全的翻转,从以世界、肚腹为神变为以上帝为生命的主宰。又捡去石头,剪除影响我们生命成长的几座大山,不容肉体和世界的欲望污染了我们。虽然我们常常遇到绊脚石,被各样的私欲拦阻,但上帝借着教会的圣道圣礼使之成为我们生命成长的垫脚石。祂插上篱笆,围起墙垣,安布罗修认为上帝所设立的属天条例就是这篱笆和围墙,也就是圣道圣礼的规模,以及教会法的神圣管理体制,成为保障教会不受狐狸侵害的三大利剑。修理锄刨,则是主日崇拜,家庭祭坛(每日吗哪),成为上帝修剪我们、校正我们的施恩渠道。又降下恩雨,上帝圣灵的大能借助各样的渠道和方法,使我们被恩雨浇透,茁壮成长,叶子不会枯干,结果不止。这一切岂不是说明上帝对祂百姓的精心呵护?
这位良人为教会做了一切该做的,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可做的了。(赛5:4)祂期望我们可以结出丰满的果实来,因为在教会的守望楼中,也就是在使徒、先知和殉道者的守望中,我们可以成为压酒池中的美酒。然而,本应该结出好葡萄的我们却结出了野葡萄,无法成为被人享用的美酒,不能让上帝这位农夫满足。原来,我们拒绝上帝圣灵的恩雨滋润,不顺从圣灵的引导,以自己的想法和主意代替上帝的意思。我们不要上帝的圣道圣礼来约束我们,我们也不要教会的管理制度来管理我们,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冰冷的石头,长满了罪的“荆棘和蒺藜”。并非是上帝使我们荒废,也不是祂不再修理、锄刨、护理我们,乃是我们离弃真道,落在了罪所带来的荆棘和蒺藜中,无法分享上帝圣灵的恩雨,就成为野葡萄,被淹没在荆棘中。这一切,无不表明我们的心田离开上帝圣道的栽培就是贫瘠的土壤,离开圣礼的施恩之法,就是旷野荒地,这样的土地岂能结出善美的果实来呢?
二、杂芜棘枳乱心田 赛5:6;路12:49-56
土地结不出果实来,总是有原因的。然而,在教会内,我们被种植在肥沃的土地,如果再结不出果子,就需要反思是否有荆棘和蒺藜的影响。所谓杂芜,也就是杂草丛生带来的凌乱和荒芜,使得土地贫瘠不堪。而棘枳(jí zhǐ)则是棘木于枳木,两者都是有刺的灌木丛。如果我们内心不是被上帝的真理充满,而是被各样世俗小学的道理充满,被谎言妆饰,落在追求功名利禄的成功神学和追求感官刺激的极端灵恩神学中,必定被欲望的洪流吞没。而且,充斥着这些鬼魔道理的心田,结出来的一定不是圣灵九果,而是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等(罗1:29-31)。因此,就有了福音书中地上的战争,各种人吃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次次打人事件、汽车碾压人的事件、保姆杀人事件、铁链女事件等等。但这并非是福音带来了这样的结果,很多人以为信了耶稣,自然会与家人有纷争,因为信仰不同,价值观不同,势必引起纷争。其实这是对基督教的极大误解,耶稣不是为了制造纷争而来,乃是为了止住纷争,让人享受真正的和平。
福音书看似是耶稣的到来让地上的太平荡然无存,祂来了乃是叫地上的人纷争。其实不是这样,路加引用弥迦先知的话:“不要倚赖邻舍,不要信靠密友;要守住你的口,不要向你怀中的妻提说。因为儿子藐视父亲,女儿抗拒母亲,媳妇抗拒婆婆;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弥7:5-6)乃是在说明,被欲望充斥的人,结果就是朋友家人间互不信任,互相攻击,导致家庭解体,社会沦陷为欲望的战场。耶稣是和平的缔造者,祂的死成就了天人和睦,也成就了人与人的和睦,祂的到来怎能让地上纷争呢?原来,祂的到来显明了我们生命的本相就是互相纷争的,互相吞吃的,彼此间没有和睦和信任,有的就是利益的关系。这就是杂芜棘枳生长的田地所呈现出来的果实。
福音进入荒地之后,也确实会产生纷争,纷争是两种信仰、价值体系的不同又不愿意妥协而产生的,说明福音的能力,这是客观存在的纷争。当我们为上帝攻城掠地的时候,不就意味着我们要与自己的老我征战,与世界和世界上的情欲征战吗?
弥赛亚国度必会伴随痛苦的经历,这时候就是弥赛亚国度在既济与未济之间的时候。是当受的洗、火要烧尽人的私欲和为利益不愿放下的自私观念。火和圣灵的洗礼乃是让人舍己,不要在乎地上那半文钱的利益而苛刻地对待别人。放下这些,因为天国已经来临,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三、精耕细作成佳酿 诗80:1-2,8-18;赛5:2;来11:29-39
上帝在我们里面不断藉着圣灵的工作,对我们精耕细作。祂藉着水的洗礼将我们领出埃及这片荆棘地,祂实在是带领羊群的牧者(诗80:1),赶出我们里面的迦南人,把我们栽在他的园内——基督的教会,又以圣道圣礼对我们精耕细作。正如诗人所说:“你眷顾地,降下透雨,使地大得肥美。上帝的河满了水;祢这样浇灌了地,好为人预备五谷。祢浇透地的犁沟,润平犁脊,降甘霖使地软和;其中发长的,蒙祢赐福。祢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祢的路径都滴下脂油,滴在旷野的草场上。小山以欢乐束腰,草场以羊群为衣,谷中也长满了五谷。这一切都欢呼歌唱。”(诗65:9-13)
我们本来成不了美酒,祂亲自成为美酒供应我们。我们本来贫瘠荒凉,祂刨挖园子,捡去石头,圈上篱笆,围起墙垣,修理、锄刨,使我们成为肥沃的土地,又被栽在溪水边,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教会的滋养中,枝子延伸到大海,蔓子长到大河(诗80:11)。成为为人遮阴避暑,成为飞鸟、走兽的栖息地。旧约中信心的伟人,从亚伯拉罕到以撒,从摩西到以色列民,再到后来的士师、众先知,他们都在上帝的秩序中,被上帝精耕细作,成为信仰的伟人。他们的苦难成为美酒,就是上帝精耕细作出来的佳酿。这激励我们也如此信、如此行,成为献在坛上的佳酿。
四、满缀明珠信仰坚 来11:40-12:2
这些佳酿就如一颗颗的明珠,照亮了整个人类历史。他们实在是如同环绕我们的云彩——基督忠心的见证人,使我们在他们的脚踪中,以坚定地信德、望德和爱德度我们的今生,也只有这样,才能“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来12:1-2)。
清·萧雄的《葡萄》写到:“苍藤蔓,架覆前檐,满缀明珠络索园。”意即:“茂盛的葡萄藤蔓,覆盖了屋子的前檐,上面缀满了的葡萄似明珠一样,正在照亮着园子。”历史中的先知、使徒、殉道者和一切忠心服侍基督的人都是一颗颗的“明珠”,他们葡萄树所结的果实,又是带给世界真光的载体,给人带来真实的信仰助益。透过一颗颗的葡萄被压榨成为葡萄酒,一切饥渴的心灵得到满足,受伤的灵魂得到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