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 | 持定永生——知足人生

Hormes Wong
2022-10-14
来源:

持定永生

——知足人生

Hermes Wong

合时仪文廿一(丙年)主日经课:

诗91:1-6,14-16;耶32:1-3上,6-15;提前6:6-19;路16:19-31。


祝文

上帝啊,祢无限的权能,是在怜悯与恩慈中显明出来:求主赐给我们丰盛的恩典,使我们这些追求祢各样应许的人,都能分享祢天上的珍宝;这都是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圣子和圣父、圣灵,一同永生,一同掌权,惟一上帝,永无穷尽。阿们。




一、生前宴乐竟奢华   路16:19


在财主和拉撒路的比喻中,财主所穿的是“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这等服饰,一般都是当时的祭司、贵族或王储的着装,象征着尊贵。财主不仅穿的好,吃的也好,“天天奢华宴乐”,真可谓“穿的是绫罗绸缎,吃得是山珍海味”。然而,这种生活恐怕是一切以“玛门”为信仰的人们的人生理想,在这个娱乐至死的世代,有多少人穷尽一生,不过就是有一天自己也成为这样的财主。一方面,钱财至上;另一方面,穷奢极欲。人一旦在“财主”圈子里待久了,就乐于沉浸在与尊贵人、上流人的日常交际中,而对于社会底层的穷人,则打心眼里看不起,正如财主对于家门口那位讨饭的撒拉路,总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显然,比喻中财主和撒拉路所处的是一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世界,或者说,是一个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贫富不均矛盾突出、富人为富不仁的畸形社会,在这个人性扭曲变态的社会里,人们除了在吃喝玩乐中获得转瞬即逝的快感外,就不再有别的幸福了。然而,上帝的国不在乎吃喝,祂在乎的是人们是否愿意穿上基督、披戴基督,以及吃喝基督。事实上,教会并不反对勤劳致富,只是奉劝每一位有着发家致富理想的人们,不要让你的“富”,成为自己在这个世界放纵情欲的资本。



二、死后阴间受罪罚   耶32:1-3上;路16:22-26;提前6:9-10


撒拉路死后,在亚伯拉罕的怀中;财主也死后,却在阴间受痛苦。“他在阴间受痛苦,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路16:23)有人认为耶稣的比喻仅仅是比喻,但有人却认为耶稣比喻里的人和阴间都是实存的,这个问题进而延伸出另一个在历史上争论了近千年的问题:拉撒路与亚伯拉罕所在之处也是阴间吗?亦或者是阴间的另一个不受痛苦的所在之处?有人根据“他举目远远地望见”,认为亚伯拉罕是在“上面”,那受苦的财主是在“下面”,因此而得出来的结论是:两人是在一个“平面”?也有人说:“恶人的阴间是在地球里,善人的阴间是在另一个星球。”


中文《圣经》提及"阴间"有七十多次,基本上提到该名词都是指痛苦的所在(诗116:3),是犯罪之辈的去处(伯24:19;诗9:17),在阴间的人不能称谢上帝(诗6:5;赛38:18)。即使在新约圣经中,阴间也常被用来表明罪人的刑罚之所,如“迦百农啊!你已经升到天上,(或作“你将要升到天上吗?”)将来必推下阴间。”(路10:15)其实,我们用现实的理性去猜测拉撒路和财主所处的空间没有多大意义,耶稣用该比喻的意义显然是要告诉我们,撒拉路和财主死后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一个极其痛苦,痛苦到连想尝指头尖的水滴都成了奢望;一个却在亚伯拉罕的怀中得享安息。事实上,阴间的罪罚在今生就可以预尝,正如使徒保罗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照样,天国的喜乐借着上帝的恩筵使我们在今生也得以预尝。


微信截图_20221014212956.png


三、虔敬知足即大利   路16:20-21;诗91:14-16;提前6:6-8


和合本的翻译是:“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思高本将这句话译为:“的确,虔敬是一种获利的富源,但应有知足的心。”而牧灵本则译为:“宗教是一笔不错的生意,如果我们能对自己拥有的感到满足。”试问:我们的信仰难道是一场与上帝之间的生意吗?如果有人真的将敬虔当做得利的门户,那么,这人是可咒可诅的。其实,使徒保罗在此无非是要告诉我们不要贪恋世界,尤其不要贪财,因为“贪财是万恶之根”。


保罗说:“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正所谓知足常乐,但知足又谈何容易,在如今我们所处的小康社会里,我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有穿的、有吃的,却常常为自己穿得不够讲究、吃得不够品味、住得不如别人有档次而懊恼伤神。哎,我们岂不正如保罗说的,因为“想要发财,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不能自拔?


正因为我们凭着自己无法做到“知足常乐”,因此我们愿意成为像拉撒路这样的人,因为拉撒路(Λάζαρος),原文的含义是“上帝帮助的人”。是的,基督徒乃是一群乐意寻求上帝帮助的人。这个名字最早出自旧约אֶלְעָזָר,中译为“以利亚撒”,是亚伦的其中一个儿子,在以色列百姓中作大祭司,他在上帝和百姓中间作中保,为自己和以色列人的罪献祭。


而在耶稣时代,这一位“上帝所帮助的人”,在以色列的宗教社会沦到底层,成了一位讨饭的乞丐,天天与狗相伴,并以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奇妙的是,在人间享尽荣华富贵的财主,不过是一个连狗都不如的无名“动物”,相反,拉撒路(耶稣“比喻”中唯一一个有名字的人物)不仅有名字,而且他的名被记录在生命册上。




四、永生持定在天家   耶32:6-15;路16:27-31;提前6:11-19;诗91:1-6


使徒保罗对提摩太说:“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 (提前6:12)就该句经文而言,笔者更偏向于当代圣经译本:“并要为真道打一场精采的胜仗,持守着永生的赏赐。”阿们,永生是上主的赏赐,这美好的赏赐赐给了生前穷困潦倒的撒拉路,却并未赐给奢华宴乐的财主,难道穷人就必上天堂,富人就当下地狱吗?


当然不是,若是如此,这让生前是大财主的亚伯拉罕情何以堪?财主和撒拉路生前死后的情形虽然有着巨大的翻转,但这并非简单的因果报应。一方面,财主被定罪不是因为他是富人,而是因为他的不仁。另一方面,不仁,其实也不仅仅是富人的“专利”,穷人照样“不仁”,因为“穷”并不意味着“义”。再者,即使财主拿出自己的钱财医治并照顾拉撒路,这位财主却仍然无法凭他的善行而进天国。这样,谁能得救呢?


事实上,穷人和富人不过都是罪人,撒拉路和财主之所以有如此不同的结局,根本在于信与不信。财主明明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却始终不信。撒拉路虽然至穷至苦,但却始终在上帝的帮助下,凭着信心持守着永生的赏赐。所谓信心,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相信上帝是我们的帮助,就如《诗篇》第91篇的诗人的信仰,即使在最无望的境遇下,也必持守如此信念;又如耶利米先知在国土即将被倾覆之际,他仍然听信于上帝的话,买了便雅悯境内亚拿突的那块地。(这块地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它位于已经被巴比伦人占领的“亚拿突”。——《耶利米书雷氏研读本》)套用保罗的话,那块地就是先知以其敬虔与上帝所做的一笔生意,那块地的终极指向就是天家!天家在哪里?


天家就“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要知道“亚伯拉罕的怀里”这句话在《圣经》里常用来指向天上的盛宴、羔羊的筵席(参太8:11,约13:23)。感谢上帝,上主的恩筵向普世敞开,而财主的盛宴却只向那些“上流人”敞开。请听保罗说:“你要嘱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无定的钱财;只要倚靠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上帝。又要嘱咐他们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供给”或作“体贴”),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他们持定那真正的生命。”(提前6:17-19)









阅读131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