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 | 天国将至——盼望人生

Benedict Shao
2022-12-11
来源:家庭祭坛

将临期第一主日(甲年)经课:诗122;赛2:1-5;罗13:11-14;太24:36-44


祝文


全能的上帝,祢的圣子耶稣基督曾在极卑微中,临到我们必朽坏的生命里。求祢施恩,使我们能脱去暗昧的行为,穿上光明的铠甲;这样,当末日,祂在荣耀、威严中再临审判活人、死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靠着圣子得复活、享永生;圣子和圣父、圣灵,一同永生,一同掌权,惟一上帝,永无穷尽。阿们。


引言


伴随着“以马内利,恳求降临”的颂祷声,我们进入了新一轮的礼仪年周期。所以,将临期第一个主日对于教会来说就是新年。然而,如今年《将临期文告》所言,教会的新年与世俗的新年是截然不同的。在世俗的新年中人们注重的是此世的幸福快乐,所以免不了“吃吃喝喝”,享受与家人欢聚一堂的休闲、欢愉时光。而教会的新年则是注目在耶稣基督所指示给我们的那将要发生的事情——“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4:17)这件事情的意义远超于我们今生所能经营的一切。所以,教会的新年在将临期的祈祷、忏悔和盼望中开始,它引导我们来思考信仰的意义和人生的归途。


fdc5c2ad953bb1509119e5650bb478a.png


一、罪生梦死陷圜牢   24:36-44   


基督徒一生的信仰都是在预备等候耶稣基督再次到来。我们都明白到那时全地都要被主更新,天国将完全地成就在我们中间。然而,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有否围绕着这个神圣的盼望而展开呢?在本主日的马太福音中,耶稣基督提醒人们要警醒预备人子的降临,不要只顾着追求当下世俗生活的丰富。因为那一天的到来不但意味着天国的成全,还意味着对世界大审判的来到。


在此,耶稣列出了《旧约》中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就是挪亚时代的洪水灭世,主说:“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人子降临也要这样。”(太24:38-39)在挪亚的时代,为什么人们没有提早进入方舟呢?要知道挪亚建造方舟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并且持续了一百多年,难道是挪亚不愿意将上帝要审判世界的信息透露给众人,有心让他们灭亡吗?不是的,挪亚是一个义人,他不会做出这样冷血的事来。毫无疑问,在他建造方舟的那些年间,他一定也曾努力的传道,想要拯救一些人。但无奈的是,没有人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他们继续着罪恶中的生活。(创6:11)只关心地上眼前的生活,即“照常吃喝嫁娶”。上帝给了他们一百多年的机会(创6:3),但是他们却没有悔改,直到洪水的到来,届时悔之晚矣。


4a0606fdbd99296b34261eae351960d.png


耶稣基督用这个比喻提醒我们,不要重蹈挪亚时代世人的覆辙。因为“人子降临也要这样(太24:39)。我们要警醒祈祷,自己有没有像挪亚时代世人那样,沉醉于世界的美物而不顾罪恶的侵蚀?有没有放纵自己的情欲,崇尚“活在当下、及时行乐”,以为“基督再来、最后审判”离自己还很遥远?醒来吧!何必灭亡呢?罪中之乐固然可以给人带来感官上暂时的满足,但这样的生活犹如一场黄粱美梦,梦中虽然惬意,但及至梦醒时分,审判的“洪水”临到,罪人的出路又在哪里呢?岂不是归于“洪水冲去”的虚无?主耶稣提到将要在各类不同的人群中“取去一个,撇下一个”(太24:39-41)就是在警戒我们趁早醒来,不要沉陷在世俗的牢笼中直至死亡。


醒来,我们将在今生的时日清晰地感受到痛苦,因为黑夜已深,我们定要比原来沉睡之时多付出些辛苦,多承受些艰难,就像奉主旨建造方舟的挪亚比众人更劳苦一般。因清醒而受苦,表征的是我们已经走进了主拯救的恩典里面!因为“白昼将近”,基督的教会就是我们此生的方舟,保守我们免于世俗幽暗的侵扰。


二、叩马极谏圣恩昭(罗13:11-14;)


如今,我们已经登上教会这艘救恩的方舟了,但我们仍然要不断地警醒祈祷,因为我们只要还在这个世上生活,就会受到各样的试探。我们总是抑制不住自己对世界的向往,虽被叫醒,但还是常常昏沉。所以我们要警醒的是,不要贪恋世界,离开教会。


只要我们还在教会中,上主的圣道和圣礼就会不断地供应给我们,主会在每一个时代兴起祂的仆人来牧养我们这些软弱的人。这岂不是上主神圣恩典的彰显?在今天新约经课《罗马书》中,主的仆人保罗写给教会弟兄姊妹的书信就表达出了主仆人“叩马极谏”的心意——每当我们灵性昏暗如无知的骡马向悬崖直奔的时候,主藉着祂的仆人拉住我们,极力地劝谏我们回转,以使我们的生命得以保全。


b6335f864fbab80abae212e03a93a50.png


请看圣保罗所说的话:“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13:11-1214)这就是告诉我们,在此世的历程中,我们每经历一天就离基督做成的救恩更近一步。不要被自身的罪性和世界的黑暗胜过,也不要懈怠放松警惕,那光明的日子就要来到了!我们要带上“光明的兵器”,就是基督的圣体宝血,这就是“披戴主耶稣基督”,以至于我们能胜过人里面外面一切的幽暗!


三、天作郇山渡浪子(赛2:1-5


披戴基督、藏身教会,这就是我们基督徒在世程中安身立命的方法。古人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我们在上主所赐的神圣信仰中已经看到了世俗的“巴别塔”必将倾倒的结局,我们不去依靠它,就不会被它左右。而当属世界的权势发动“狂风巨浪”来攻击我们的时候,我们依靠的主必会为我们抵挡一切的攻击。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赛2:2)主身体所作的教会成为我们的避难所,所以,我们才能够不被世俗的潮流所淹没,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坚守基督的公义和爱,为伤害我们的祝福,为逼迫我们的祷告。


ca7390b5afe3b8e6449244e0f4aa947.png


这一切正解释了,为什么在教会里这一群都承认自己有罪的人,在两千多年来的历程中,谱写下了如此多的爱与奉献的伟大见证!并且就在我们弟兄姊妹中间也在不断地产生信仰的见证,结出荣美的果子。我们本是迷失的“浪子”,全靠救主“天作郇山”——建立教会,将我们寻回,使我们如今得以靠主做工,与主同荣!


四、流归锡安入神朝   2:1-5;诗122


在当下的时代中,如果我们环顾四周,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令人沮丧的事情:俄乌战争的硝烟弥漫、新冠疫情的阴魂不散、经济的危机、频发的天灾、令人发指的犯罪……这一切就像大水围着我们,我们在此时之所以还能够满怀盼望地诉说和践行我们的信仰,不是因为我们“超然物外”,感受不到痛苦和煎熬,而是我们盼望的那个至善至美的天国已然将历史中的我们包容在其内。


我们所受的痛苦是真实的,但我们所观、所闻、所念、所触、所尝的恩典更加真实和浩瀚。先知以赛亚说:“万民都要流归这山。……他必在列国中施行审判,为许多国民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赛2:24)试想,先知以赛亚若不是亲尝了这救恩的滋味,又怎能将其中的美好描摹的如此淋漓尽致?他的目光超越了时空的阻隔,看到了那荣美之日的景象——主所有的百姓都如水般流向这山,水本被地吸引,向低处流淌。但在那时,地不再有能力吸引和牵制主的百姓,因为天上的水下来,要包裹着所有融于祂的,一起升腾归于圣山!他们从时间的各处,从空间的各处汇集而来,因为天父呼唤他们!在天父的国度中,一切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终将实现!


请听大卫的颂赞:“人对我说:‘我们往耶和华的殿去。’我就欢喜。耶路撒冷啊,我们的脚站在你的门内。耶路撒冷被建造,如同连络整齐的一座城。”(诗122:1-3


a5ffc3ae1100568a6b6ce4f176d9b31.png


请听以赛亚的呼吁:“雅各家啊,来吧!我们在上主的光明中行走。”(赛2:5

上主的圣民哪,来吧,来到主的教会,进入主同在的方舟,让主的宝血洗净我们的罪愆,让我们满怀盼望地背起自己的十字架,随主走在祂的光明中。







阅读100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