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典|圣诞节期意义

Lois Zhong
2022-12-23
来源:原创

教会年始自将临期,经过四个周的悔罪、等候,教会终于迎来点燃将临期花环中心羔羊蜡烛的日子:救主圣诞日的到来。本文根据圣公会的礼仪蓝本《公祷书》所蕴含的道成肉身的神学,结合相关礼仪学家的研究和史料来了解圣诞节的来历,简略解读圣诞节设立的目的和意义。


Advent-Wreath-5.jpg


一、圣诞节的来历

在教会历史中,四世纪初时,耶路撒冷的教会只记念基督诞辰,仅东方教会在1月6日记念耶稣诞生和受洗,[1]确切而言四世纪中叶前唯一的庆节是神圣逾越奥迹事件。[2]后来史学家们在罗马使用的“菲洛卡连”日历中发现公元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载着“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一句话,推断罗马教会在公元336年开始在12月25日过圣诞节。约在375年传到安提阿,约在430年传到亚历山大里亚,到了5世纪西方普遍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3]


二、教会设立圣诞节的目的

追寻教会将12月25日分别为圣定为记念基督降生的日子有两方面重要的历史背景,从中可见教会当初设立圣诞节的目的。


(一)更新异教习俗,分别为宣扬福音的日子


354 年罗马的那份年历上记载着:“12月25日,无敌太阳神诞,基督徒就庆祝耶稣基督在犹大出生。”这是最早有关圣诞节的记载,大概写于 336 年。[4]


因当时12月25日是罗马人的冬至,是日最短、夜最长的一天;冬至过后,就进入日渐长而夜渐短的时节。他们在这日举行“无敌太阳神诞” (Natalis Solis lnvicti)崇拜,是期望这位“太阳神”能在漫长的冬天给予他们太阳的温暖。所以,当时的罗马教会就借这一天,向罗马人宣布真正给人温暖的福音:上主降生成人的基督耶稣,祂才是公义的日头——世界的真光,祂是真正驱除黑暗的真光(玛4:2)。


R-C (43).jpgR-C (43).jpg


同为北半球国家的中国,古有《汉书》所记“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的意思,很多地方也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今日教会在12月25日庆贺基督的诞降与古教会也有千古一辙的功效:既能融合更新提升本土文化,又能分别日子宣扬福音。


(二)宣告大公信仰:确信耶稣基督具有神人二性的真理


因325年的尼西亚大公会议拒绝了亚流异端,肯定了耶稣的神性(约1:1-18节等经文);后431年以弗所大公会议、451年迦克敦会议确立宣告基督具有神人二性的信仰。所以,从中可见分别这日记念基督降生是古公教会对自身信仰的重要宣告。


微信图片_20221223201559.jpg


三、圣诞节设立的意义

在古公教会传承下来的《公祷书》圣诞祝文和经课内容中,本文作者参考礼仪专家罗国辉等的解读,归纳圣诞节设立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圣诞节是逾越节的开始。

基督的降生不同于世人的诞生:祂来是为死而生。圣公宗——《公祷书》第105页的圣诞祝文(集祷经):


上帝啊,祢曾用明亮的真光,照耀这圣善的黑夜:求主使我们在地上已经明了这真光奥秘的人,也可以在天上完完全全地享受与主同在的满足喜乐;圣子和圣父、圣灵,一同永生,惟一上帝,同享荣耀,永无穷尽。阿门。[5]


这祷文最先用于子夜崇拜中,见于八世纪Sacramentarium Gelasianum No.,后历代沿用之。其祷文思想在圣利奥一世的讲道词 21 篇中可见一斑。圣善的黑暗一词实则蕴含了十字架吊诡的真理:圣保罗在《罗马书》13章12节所说“黑夜已深”是指向世界中人生活在罪恶的黑暗中。而今这黑暗被称为圣善之夜,是因有真光照耀:道成了肉身是故;这是永恒进入历史,无限者进入有限历史的神圣之夜。


qqQ.png


将临期至救主圣诞夜礼文中的《求光颂》也见于逾越节奥迹那一晚的礼文,这是连接于客西马尼园中至黑与永恒光明相战之夜完全得胜的展现一环(路22:39-46、可14:32-41、太26:36-46)。


这祷文昭示了“大道为人、受苦至死、复活升天,差遣圣灵、荣耀再临完成救赎”的整体逾越奥迹的意义(腓2:6-11节)。


礼仪专家罗国辉神父解读为:“这是在庆祝太初之道、真光进入世界的时刻,是道成肉身、死里复活的主基督亲自的临在,施给我们救恩,使我们逾越进入新生上帝子女的生活,享受天上的福乐。”[6]基督降生的目的是直奔祂的死亡而去,祂所走的是为死而生之路。


R-C (3).jpg

正教会根据伯利恒基督诞生堂的实景所描绘的基督诞生圣像画的马棚是一山洞,意思直指向祂的坟墓。[7]因此,圣诞是逾越奥迹的开始,这是源自于古公教会传承,设立圣诞节重要的意义所在。


2.大道为人为要分享天人合一


本堂牧者特用“大道为人”四字来概括表达基督道成肉身的神学,是根据《公祷书》圣诞第二主日祝文内容定下:


上帝啊,祢奇妙地创造、更奇妙地恢复了人性的尊严;圣子耶稣曾经自甘卑微,分享了我们的人性:求主使我们因此也能分享祂神性的生命;圣子和圣父、圣灵,三位一体的主,一同永生,一同掌权,惟一上帝,永无穷尽。阿门。[8]


这祷文亦是受了圣利奥一世第25篇讲道词的影响,见于五世纪——七世纪的Sacramentarium Veronense No. 1239。圣利奥一世用“交换”的概念表述基督道成肉身是为使我们分享祂的神性。[9]本会则用“分享”一词表达大道为人分享我们的人性,为使我们分享祂神性的生命,即是透过这位上帝应许的“女人后裔”(创3:15),使信祂的人恢复了上帝原初创造的人性尊严(创1:26-28),成为上帝的真儿女(约1:12),重新获享乐园的恩益——这是上帝从创世以来要在基督内完成的救世工程计划(弗3:1-14)。也是贯穿整个人类历史直到以马内利国度(天人合一相契)终极成就的宏旨。这救世大功正是借由神成为人,而能将神性生命分享给普世众人的女人后裔——耶稣基督的生而受死复活的大功来完成。


圣诞对于我们今人的意义在于:庆贺神神人人,而使人人神神相契的那位救主降生,带我们卷入祂的生命、救赎和路程,使我们能在祂荣耀再临时获得逾越奥迹的恩益,进入上帝创世救赎终极达至的天人合一的国度。


因此,对于参与圣诞庆贺崇拜的今人而言,圣诞于我们更积极的意义是:我们的人生乃是在更深体认、依靠上帝透过施恩具赐下的恩慈,藏身圣而公之教会,生活、动作、存留都化为与主同行,参与救世工程的一部分,活出上帝创世时赋予的人性尊严的生活,在世就能享以马内利的同在喜乐,来世亦能进入终极的天人合一。仅以此小文,祈愿我们都能脱离世俗商业娱乐和功利主义影响的“过节”心态,从喧嚣浮华之中,回到真正的十架传承的圣诞庆典意义之内。


3.jpg


圣诞节礼仪体现:

1.求光礼仪:点燃将临花环的羔羊蜡烛,圣堂体现由暗至光明的场景,体现真光来临照澈世界的神学内涵。


2.马槽圣婴祝祷以视觉效果展示祂生即为死而行的以马内利之路,体认大道为人谦抑自下的挚诚之爱:祂甘承贫穷、卑下、寒冷之苦,只为将百姓从罪恶中拯救出来。


3.求光礼仪后的悔罪和求怜悯颂的吟唱,体会庆贺中的喜乐源自基督的受苦,我们真实悔罪,回应祂的圣爱。

 

4.圣诞日圣餐中以味觉、触觉真实体认以马内利降临,是有形有体地融合于信徒身体灵魂实际的同在。

 

庆贺要点:庆祝耶稣基督是真光,祂进入世界,光照普世,上帝借着不同的方式与我们同在。




[1]《基督教的礼仪节日》,康志杰著,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第一版,第3页。

[2]《礼者,履也》,罗国辉著,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出版,2007年6月第一版,第3页。

[3]《基督教的礼仪节日》,第3页。

[4]《礼者,履也》,第3页。

[5]《公祷书》,湖北省基督教两会出版,2015年3月,第105页。

[6]《礼者,履也》,第8页。

[7]同上,第3-17页。

[8]《公祷书》,第106页。

[9]《礼者与履也》,第7页。









阅读1405
分享